空闲的日子,桥头少不了扯闲篇的人。
老爷们一个个坐在树荫下面,东拉西扯,侃天侃地,好不热闹。
冯雪莹骑着崭新的自行车经过时,成功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顿时一群人变得安静起来。
有人问了一句:“雪莹,这可是你新买的自行车?”
冯雪莹点点头,准备骑着就走,可这些叔叔大爷们问题太多了。
“是凤凰的,还是永久的?”
“都不是,牌子的太贵了,买不起。”
“你这个多少钱?”
“一百二。”
冯雪莹回答完,人群中炸开了锅。
“哎呀,那也不便宜啊。”
“就是啊,一百多块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青黄不接的日子,还能拿出一百多的人可不多。”
“谁说不是呢,这丫头挣到钱了。”
看着没自己的事了,冯雪莹蹬了一脚踏板,开始走了。身后却突然喊道:“雪莹,在哪儿买的?”
她脚点了地,回答道:“县城。”
有人冲她喊:“改天能不能也带我去买一辆?”
“行啊,没问题。”
冯雪莹回了一下头就骑着走了。
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有关冯家的,突然冒出一句,“不过是一辆普通的自行车,连牌子都没有。”
说这话的是王初民,他是村里最早骑上永久自行车的人,当然有资格说这话。
可大部分人家里连一辆普通的都买不起,自然就反驳起他的话了。
“不是牌子的,也一百多块钱呢,这时候拿得出的有几个人?”
“冯家已经有两辆了,虽然第一辆是旧的,这辆可是崭新的。”
“我们连这样的也买不起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没有一句让王初民顺耳的。他自觉无趣,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悻悻地走了。
冯雪莹一进院子,周桂花和王秀芬也吃了一惊。
听她说要去买个自行车,还以为是闹着玩的,最多买个二手的回来。这新自行车在哪儿买,她怎么知道的?
这丫头真是个能折腾的。
周桂花摸着自行车说:“新的就是好啊,锃亮锃亮的。”
马上就变成,“你个败家丫头,钱花出去,心里就舒服了?”
“钱花出去还能再挣。”
冯雪莹有点小得意,周桂花眼里尽是舍不得,对钱的不舍。
王秀芬看了看新自行车,她的目光集中在冯雪莹身上。
有了自行车她自然欢喜,二丫头的变化更让她欢喜。雪莹从小就调皮捣蛋,没少被责骂,总是被当成男娃娃来养。
作为家中的老二,大部分时候是被大家忽视的。
看着她越来越让人省心,做事也有了分寸,王秀芬是放心的,也是伤感的。这意味着这个孩子也长大了。
冯雪莹见妈妈沉默,就对她说:“妈,等有空了,我教你骑自行车。”
“我笨得很,学不会吧。”
“哪有那么笨,你明明心灵手巧的,学什么都很快。自行车肯定也是一学就会的。”
得到女儿的夸赞,王秀芬的脸有点红,心里却暖暖的。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说个正事。”冯雪莹装模作样地说,还“咳咳”清了清嗓子。
周桂花和王秀芬都被她逗笑了。
“严肃点,这个事情能不能做成,全得靠你们两个。”
一听,她俩确实认真起来了。
“你们都会做凉皮,对吧。一会就做一点试试。”
“你嘴馋就早说啊,绕这么大一圈,一个凉皮谁不会做嘛。”周桂花叨叨着。
“不是……当然我也想吃,主要是我想卖。”
“算了吧,你卖给谁去?人人都会做的东西。”
王秀芬在旁边一言不发,但她的想法和周桂花一样,只是她不想给雪莹泼冷水。
“咱们先做嘛,先吃一顿再说,至于卖的事情,我再想想。”冯雪莹知道给奶奶解释不清楚。
做凉皮,妈妈和奶奶都很拿手,只是制作工序比较繁多。冯雪莹就来打下手,准备好好学习一下。
周桂花倒了几碗面粉在盆里,放上一些碱和盐,加水和面。很快,一个光滑的大面团就揉好了。
她对王秀芬说:“面醒一会儿,你来洗面筋吧。”
王秀芬应着,洗面筋费功夫,婆婆毕竟那么大岁数的人了。
周桂花去后院拿柴,准备生火了。
王秀芬拿出刚才的面团,加了小半盆水开始揉搓。冯雪莹就在旁边看着,这是关键的步骤,她就不怎么会做。
盆里的面水越来越浓稠了,王秀芬手上的面团在慢慢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