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口粮食,世间就能多几个读书的苗子。为了这些未来读书人,为了大明的未来,这事咱们无论如何都得琢磨清楚。”
赵勉拧了拧眉,沉默许久后,双手一拱:“学生明白了。”
几位老儒见赵勉接纳了他们的想法,轻笑着颔了颔首。
接着,他们把目光转向刘三吾。
“眼下,该是着手准备,如何争取今年恩科考试的主考官之位了。”
刘三吾立刻接口道:“礼部尚书的位子空缺已久,目前礼部是由侍郎任亨泰暂代管理。任侍郎在礼部耕耘多年,品德无可挑剔,学问深厚,深得皇上器重。”
“如果我没猜错,今年恩科的主考官,皇上心中的人选很可能是任亨泰。”
“那就把他挤下去。”一位老儒直言不讳。
刘三吾摆了摆手:“任亨泰行事向来无懈可击,想找茬儿都难,这事操作起来不易。”
“咱们在都察院的老朋友和门生也不少,今年皇上开设恩科,绝不会让一个参本缠身的人来当主考官。”
刘三吾好奇道:“让御史们去找参他?”
“我们几个老头,今年就以游学应天为名,暗中帮你一把,先把主考官的位置弄到手。这事儿你们别插手,免得引起皇上的注意。”
刘三吾思前想后,觉得这也是个办法,于是颔首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