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朱棣率应天城内文武百官拜谒孝陵!
孝陵之中,朱棣跪倒在洪武帝和马皇后的神牌前。他凝视着神牌,心中似乎有一肚子委屈要跟爹、娘说。
他心中暗道:爹,娘。不是我要造允炆的反,实在是允炆逼人太甚!若我不反抗,恐怕命都要没了!我知道,靖难之役开始后,我数次死里逃生,全靠着你们二老在天之灵保佑。你们是同意我这么做的!如今大业已成,允炆不知所踪。请爹娘放心,我一定会做一个比允炆强一万倍的好皇帝!造福天下苍生,让大明重现天下太平的光景!
想到此,朱棣狠狠磕了三个响头。
磕完头,他开始按部就班的行了礼部安排好的那些个拜谒礼节。
拜谒孝陵完毕,朱棣准备起驾回燕王府旧址。
就在此时,朱能带头喊了一声:“拜谒礼已成,请殿下速即皇帝位,告慰太祖爷在天之灵!”
一众文臣武将齐声呐喊:“请殿下速速即皇帝位!”
朱棣自然不能应允。这才是臣子们的第二次劝进。
朱棣还是那几句老话:“本王才疏德薄,怎能枉登帝位?不必
说了,起驾,回王府!”
朱棣的态度没有出乎文臣武将们的意料。他们跟着朱棣的王驾,返回了燕王府。
一回燕王府,朱棣便下令:“你们跟随本王拜谒孝陵,都劳累了半天了。速速回去歇个晌吧。皇上新丧,朝廷里的事千头万绪。下晌还有你们忙得!”
一众官员们却没有领命散去。朱能高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请燕王殿下速即皇帝位!”
官员们齐声附和:“请燕王殿下速即皇帝位!”
李景隆更是说:“若殿下一再推辞,我等将跪死在王府大殿之中!绝不离去!”
本来这第三次劝进是已经安排好的戏本。真到了这个时刻,朱棣心中却是波澜万千,他没有当即应允。他心道:我靖难三年,刀山火海一路走过来。这个时刻终于要来了么?我将成为大明的天子?
朱棣一阵激动。片刻后他想:进城不过三四天。我这么快就即位,会不会让天下人觉得我吃相难看?横竖龙椅已经是囊中之物,又何须急于这几天?先风风光光的大葬了允炆再登基不迟。再说了,寻常的皇帝登基,都是三请两辞。我若四请三辞,岂不能彰显我的谦逊之心?
想到
此,朱棣道:“本王才疏德薄,不可枉登帝位。”
一众官员们傻眼了!燕王殿下演戏怎么不跟着戏本走?
就在此时,常歌站了出来。他起身拱手:“殿下,臣有一言,不得不讲。为了天下苍生,殿下也该尽速即位。”
朱棣问:“哦?东莱伯为何这么说?”
常歌说了一番肺腑之言:“如今靖难大军虽已经控制应天。可江南、江北的大部分地方,仍被南军所控制,南军总数应该还有七十万之众,散布各省。南军将士我是了解的。他们早就生出了厌战之心。再也不想把这场危及天下百姓的仗打下去了!他们只需要一个正当的理由,一个放下刀枪结束战争的理由!
殿下登基称帝,就是给了他们结束这场仗的理由!如果您成为了大明的天子,九五之尊。南军将士必然全部归顺于您。反之,若您一直拖着不即位,以藩王身份占据应天。他们就得一直与燕军为敌!
您即位称帝,并不是为了您自己!而是为了天下苍生!老臣请求您,尽速即位吧。最好是今日!彻彻底底得结束这场战争!”
常歌的话铿锵有力。朱棣听后心头一动:是啊,我晚一天即位,靖难之役就要晚一天结束。老百姓就要
多受一天的苦!刚刚我还在父皇的神牌前发誓呢。要让大明重现天下太平的光景!罢了罢了,我就别惺惺作态了!赶紧登基才是正经!呵,常歌的话刚好给了我一个金台阶走。
朱棣终于开口:“好吧!本王就依了东莱伯和众臣所言,今日即位!朕即位,绝不是因为贪图九五之尊的无上权力。而是为了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恶战,为了天下百姓计!其实做皇帝有什么好的,身上如押着万斤重担一般,要承受天底下最大的痛苦!为了天下百姓,本王也只能挑过万斤重担,承受这番痛苦了!”
常歌道:“请殿下速速移驾奉天殿,登大宝。接受百官朝贺。”
李景隆心中暗骂:常歌你个老东西。靖难这三年,你给燕王下了多少绊子?打了多少闷棍?今日你却在他面前拿了劝进的头彩!哼,我真佩服你啊,姜还是老的辣!不行,我不能让常歌出这个头彩。
李景隆起身:“殿下,臣以为登基大典事关国运。不能草草进行。最起码,要学先皇开国时,祭天地、拜太庙”
常歌争锋相对:“此一时彼一时!先皇开国时,江南安定,北伐也稳操胜券。如今则不同,四海尚未归附,殿下实际控制
的地方,只有应天、河北两地而已。应该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