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告诉你实情,你可千万不能说出去!”宁霄决定还是把实情告诉杨建章,不然不好圆过去。
“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杨建章刚准备起誓言,就被宁霄拦住。
“朕信你!”
杨建章看着宁霄真挚的眼神,觉得他现在在宁霄心里的地位已经没有人可以撼动了。
“朕告诉你,朕有一个大杀器,可以完全改变战局你信不信!”宁霄严肃的说道。
“臣信!”这点杨建章倒是完全相信,不然宁霄怎能轻而易举的打赢匈奴的二十万大军。
“朕再告诉你,朕只是威慑了一下匈奴大军,甚至三万大军完好无损就让单于投降你信不信!”
“臣……信!”杨建章嘴有点磕巴了,这倒是有点夸大了,不过他还是选择相信陛下,宁霄也没有骗他的意义。
“那好,所以朕诏你前来就是通过你的关系把这个大杀器介绍给楚国君主!让他花重金购买!”宁霄隆重的说道。
“这……”就算杨建章脑袋灵活,突然接受到这么多信息一时间也难以缓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杨建章才梳理来了一遍,可心中还是有些疑问,“陛下,您说的大杀器到底是什么?
”
宁霄顿时恍然大悟,忘了告诉他火炮的事情了,于是耐心的解释道,“你在三个月之前有没有经常听到巨响?”
“这个臣的确听到过,只不过以为是天雷罢了,难道那就是……”不只是杨建章,几乎京城的人都多少听到火器坊试弹所发出的声音。
如果那种声音真的是宁霄口中说的大杀器发出的,那也太恐怖了光是这震耳欲聋的巨响就能让敌人恐惧。
“你猜的没错,朕明天就带你去见识一下大杀器的威力,不过现在朕问你,你还能联系到楚国君主吗?”宁霄其他倒无所谓,就是有点担心杨建章能不能搞定这一点。
杨建章犹豫了一会儿回答道,“臣做不到,不过臣会想办法联系一下楚国的太子,毕竟他也算是臣的学子,想必他应该会看在师徒的份上,将此事禀告楚国君主。”
“好,朕相信你,你现在也不用操心其他事了,交给其他人办就行,明日一早朕带你去看看!”宁霄终于如释重负,只要能看到希望就行。
待杨建章离开之后,宁霄觉得光指望杨建章还是不行,还要多找些渠道才有保障。
宁霄现在也不敢直接联系大夏,
凡事都要从小一点做起,要是被大夏直接抓住了把柄,趁机要挟宁霄,那就得不偿失了。
先从其他小国入手,至少大乾前期不会那么被动,也不怕这些小国失信,等到宁霄的火药遍布整个小国的时候,到时候就算大庆或者大夏追究起来,也不敢只拿大乾出气。
毕竟军火生意也是生意,没有人愿意购买是构不成交易的,光处置大乾是怎么都说不过去的。
但是宁霄有没有什么对其他国家有一定的了解,必须是对那些小国的皇室有一定的关系才能直接与他们沟通。
中间商赚差价的道理宁霄也是十分清楚的。
宁霄可不能把自己花重金造出的火器被他人白白得到一大笔利润。
要不要搞些间谍来打探其他国家的消息?
不知道王秀宁有没有这个路子,宁霄又突然想起王秀宁来。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挽留一下她,至少以她的聪慧能力也能为宁霄出些主意。
两日之后,科举开始了。
科举是古代中国的选拔官员制度,始于隋朝,终于清朝。其目的是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优秀的官员和学者。科举考试包括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
:也称为区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初阶段。每三年举行一次。考生按照籍贯分配到不同的考区,进行筛选。乡试具体考试内容有策问、经义、文章等。通过乡试的考生有机会进入会试。
会试:合格的乡试考生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是在省级城市进行的,由地方官员主持。会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礼仪规范和政治意识等。会试合格的考生有机会进入殿试。
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轮,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一般在京城举行。殿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才能和谋略等方面。
最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的少数考生可以被选为状元、榜眼、探花等,成为被封为进士并有机会进入官僚体系。
科举考试方式严格,注重经典文化、文言文的考察,对于古代教育和选拔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重视记忆和填鸭式教育,以及社会阶级壁垒等局限性。清朝末年,科举制度逐渐陷入危机,并最终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被废除。
这也是宁霄不再沿
袭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