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云先冷声道:“这些南山军就如此自信,他们能守住信源?”
“虽不知南山军有多少军队,但根据其数次战役来看,恐怕也就二十万上下。我倒想看看,二十万人怎么围歼我们。”
常云先表现得很是自信,但他内心也充满忧虑。从三年前开始,他就没放弃收集南山以及方济安的情报。
南山军崛起,打了大大小小无数次战役,有以少胜多,有以强凌弱。总的来说,有一个共同点,只要出现优势,便会发动围歼战。
常云先此时也拿不准,这是南山军在故布疑阵,还是真的有底气吃下他们这四十万人。
许为公对常云先话语不明所以,什么围歼,南山军不是在撤退吗,哪儿要围歼他们了?
虽然疑惑,许为公并未问出来。而常云先则直勾勾看向吴佩胜,等着其表态。
“不错,南山军兵力定然弱于我们,不然也不会节节撤退。”吴佩胜毕竟认可常云先对南山兵力的猜测。
“既然他们在宣县、盘县布置重兵,信源城必然薄弱。我们全力攻打信源,就不信打不破它。”
常云先也点头道:“信源虽是乌龟壳,我就不信持续炮击,还攻不破它。”
北军与南军都装备了不少大炮,数百门大炮齐射,常云先就不信信源能成为铜墙铁壁不成。
“常司令,不知进攻信源如何安排?”吴佩胜轻咳一声问道。
决定进攻,但如何进攻,以谁为主这也得讲究,不然小团体很容易就会散伙,吴佩胜早已做好散伙准备。
常云先沉思片刻后说道:“吴司令,我们两方各出动五万部队,组成前军进攻信源。”
“南北两军剩下主力,分别屯住两侧后方以防备宣县、盘县守军,您意下如何?”
“好。”思索片刻后,吴佩胜同意了这个安排。
最终北军出动第七军、第十师、第二十师,五万人,南军出动第三十军、第45师,同样五万人。
前军由常云先、吴佩胜亲自坐镇指挥。
北军剩下十六万部队,由游光伟临时指挥。常云先剩下人马,由陈修庆负责。
说是分成三路,其实相当于四路,南面的许为公与常云先剩下部队,虽然驻扎在同一个地方,营地却是泾渭分明。
10月16日,南北两军组成的十万前军,对信源前沿阵地发动强攻。
两军集中57口径火炮240门,75口径火炮80门,105口径火炮40门。早上七点,360门火炮便对着信源前沿阵地一阵狂轰乱炸。
即便南山军做了充足防炮准备,第二师仍有不少损失。
南北两军炮击开始后,处于后方阵地的李忠武立即命令道:“快传我命令,让我们的炮兵测算诸元,给我轰击敌军炮兵阵地。”
“同时给方师长、蔡师长发报,请求他们炮火支援。”
“是,师长。”传令官立即下去传达李忠武命令。
方国轩、蔡廷武两人,在收到电报之前,就已让炮兵测算诸元,做好开炮准备。
测算完诸元后,南山军三方炮兵阵地,对着南北两军炮兵阵地发动反击。
南山军大炮可不是北军能比的,每师仅155口径与205口径的火炮,就各自有10门。
分别是:155口径榴弹炮5门,155口径加农炮5门,203口径榴弹炮5门,203口径加农炮5门。
这还没有计算75口径与105口径的火炮。
在近两百门155、203口径重炮轰击下,南北两军炮兵阵地下场可想而知。
常云先、吴佩胜两人,正欣喜的观察对面阵地上惨状呢,一个军官来到两人近前汇报道。
“司令、吴司令,我军炮兵阵地受到敌军炮兵打击。”
常云先神色一变:“快,转移炮兵阵地。”
南山军重炮轰击南北军炮兵阵地,其余75、105口径火炮,则对着南北两军前锋一顿炮击。
常云先刚下完命令,炮弹便如雨般落在南北两军前军阵地上。
“司令小心。”
常云先、吴佩胜两人警卫部队,纷纷上前,带着两人躲进防炮洞内。
“南山军装备精良火炮,难怪每次围歼战都打得非常顺利。”常云先冷声道。
吴佩胜不解道:“南山处于内陆,他们的火炮不是经过东海,从国外进口而来吗?”
除了北方政府,他们有自己的军工厂外,其他军阀的武器,都是通过从国外列强处购买,或走私而来。
当然也有一部分军阀,会与北方政府交易,北方政府也会援助武器给扶持的军阀。
即便是南方新军的军工厂,也只能生产步枪,火炮只能从国外进口。
常云先苦笑道:“自从三年前,我便严查从东海流出去的武器,并未查到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