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学校那边都收拾好了,课桌粉笔也都到位,就连课本什么的也都拉过来了。
课本是魏齐想办法解决的,刘峰还特意去废品站找了不少本子,到时候给孩子们用。
消息一传出去,好多人带着自家孩子来报名,这边不仅离家近,学费还比城里的少。
两天时间,报名的人就已经接近一百个人了。
石头也把东西都收拾回来,打算在村里上学。
“二婶,我那些同学都可舍不得我了,他们还想跟我一起来这边上学呢,但是太远了。”
郑宛茜正在给锦儿扎小辫子,“是嘛,咱们石头平时人缘真好。”
刘乾立在处理家里的自留地,到时候种菜方便。
“他们还问我能不能再来找我借连环画呢。” 石头已经翻来覆去看过那两本好多遍了。
自己的书受欢迎,郑宛茜非常开心。
锦儿听他们说,自己也想跟着一起去,“妈妈,上学。”
郑宛茜笑着看她,“锦儿也想上学啦?但是你还太小,得长大一点才行。”
锦儿耷拉着脑袋,很失落,“跟哥哥去。”
石头立马用手拍着胸脯保证,“二婶,我肯定能照顾好妹妹。”
郑宛茜耐心地解释,“石头,妹妹太小了,学校里最大的孩子都七岁了。妹妹还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呢。而且现在这么近,你们下午放了学还是能一块儿玩的。”
石头也不固执,很快就接受了,还哄锦儿呢。
——
学校正式开始的那天,专门放了鞭炮,村里人都去看了。
魏齐还在门口讲了话,自信满满,诚意满满。
从镇上学习回来的几位老师也进步不少。
开始之前他们征取了家长们的意见,中午要不要管饭,如果管饭,那么学生要交伙食费,再由学校找人专门负责做饭。
如果不管,那就可以每个人自行带饭。
最后结果是管饭,学校里还是聘用了之前的刘婶子。
中午在家吃饭的时候,周翠萍还有些心不在焉的,“也不知道石头咋样了,在这里适不适应啊?”
马爱兰看了一眼,继续低头吃自己的饭,这是有点焦虑了。
刘乾亮没想那么多,“那有什么不适应的,就在咱村子里,石头可熟悉多了。再说了,那小子不挑食,啥都吃。刘婶子的手艺你又不是不知道,别瞎操心了,快吃饭吧,下午还得上地里干活呢。”
——
刘乾立这两天比较规律,每天下午六点之前肯定能回来。
每天回来还带点小礼物,有时候是一包点心,有时候是一个发卡,有时候是一些碎布头。
郑宛茜有时候画画画累了,就用碎布头随便做点什么,算是歇歇脑子。
这不,缝纫机旁边已经攒了不少零钱包了,都是小巧精致的。
吃完了饭,她拿着两个去了隔壁,刘乾立抱着锦儿跟在后面。
“娘,大嫂,你们吃完饭了吗?”
周翠萍赶紧让人坐下,倒了杯水,“吃了,现在石头回来得早,我们就不用等那么晚了。”
“怎么没见石头?” 郑宛茜看了一圈。
“在屋里写作业呢,现在不是有电灯了嘛。” 周翠萍笑得非常开心。
“来,这是给你们的,平时放点小东西就成。” 郑宛茜把东西递过去。
周翠萍拿到手里就非常喜欢,“哎哟,你这手也太巧了,真好看。”
马爱兰倒是心疼布料,“不用给我们做这些,布料你留着用就行。”
郑宛茜摆摆手完全不在意,“这有啥的,都是些碎布头。你看,锦儿背的小包包也是我做的。”
锦儿好像知道大家都在看她,骄傲展示自己的零食包,里面装的是她爱吃的东西。
石头半个小时之后过来的,第一眼就看到锦儿了,“妹妹,你穿新衣服啦,真好看。”
锦儿赶紧跟他分享好吃的,“哥哥,给你的。”
俩人就叽叽喳喳地聊天,什么都说,也不知道是不是都能听懂。
刘峰在一边安静坐着呢,看到老婆子手里的零钱包,心里有了想法,“老大,老二,你们说如果咱村里自己做这些东西,能不能卖出去?”
刘乾亮看着精致的小零钱包,还有自家媳妇高兴的样子,想都没想就点头了,“爹,我觉得肯定能行,弟妹做的都老好看了。”
刘乾立倒是有所察觉,“但是,爹,咱们首先得有布料才行,其次销路得先找好。”
“我是想着能不能去跟布料厂谈谈,咱们买他们的碎布头。加上你媳妇儿的设计,先去问问供销社要不要?” 刘峰思考。
“之前不是说要买那种加工的机器吗?怎么没信儿了?” 刘乾立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