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熟悉感,克拉夫特继续往下翻。接下来就是些适合分到玄幻、奇幻区的内容了。
白液,书中认为是一种粘稠而冰冷的液体,存于病人的大脑和嵴髓中,具有镇静、稳定的特质,是思维诞生的基础。所以一旦白液收到了侵害,人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神志改变。
轻则嗜睡昏沉,重则胡言乱语、不能控制自己的活动。当白液被耗尽,那就进入了最终的阶段,人将会昏迷不醒,法维持哪怕是最低限度的意识。
考虑到白液是冰冷的液体,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高热会损害白液,并不断地对其产生消耗。要唤回病人意识就要用各种方式降温,促进白液的生成。
同时,因为发现一些高热、神志不清的病人的白液会发黄浑浊,作者觉得是高热让白液向黄液转变,从而减少了白液的量。
至于为什么是向黄液改变呢,那是因为黄液是一种温性、干燥的液体。它肝脏内产生,又胆里被储存,是人体中性能量的代表。
这种液体被认为是与消化能力相关,食物温热的黄液中被解离吸收,给人提供活下去必须的能量。
此外,细心的作者观察到了一个现象,有些病人显出皮肤粗糙发黄、眼白黄染的症状,传统理论中,这是体内黄液过多引起的。但这样的病人却又会出现营养不良、水肿的症状,还会有厌食、腹胀,进食油腻的食物后腹泻。这跟理论完全是冲突的。
好像有点对,但又没完全对。克拉夫特开始挠头,纸笔旁边放了一会了,但还一个字都没记。
记吧,感觉有点浪纸;不记吧,又有点不太习惯。
不得不说,这种古早理论虽然到处都是槽点,但因为其朴实的关联方式,其实还蛮好记的。只要没人拿这玩意来治他,他就能当乐子看。
最后看黑液,也是让克拉夫特完全找不到对应存的一种东西。它是一种沉重的液体,体内扮演抑制者的角色,与各种活跃的属性相对。
当黑液过多时,人就表现出抑郁、低落的情况,天生黑液占比多的人一般沉静而克制,显得有些冷漠,这样的人往往寿命不长。
一切液体逐渐失去了自己的性质后,都向黑液转化,就像一切终将步入死亡。如果黑液达到一定界限,平衡就会彻底地被破坏,人体不可逆地向死寂滑落,一切生理活动都被终止。
这也被认为是死亡的机制,即一切或快或慢地步入惰性、不变的一面,直到黑液的部分冲破临界,为一切画上句号。
根据这些液体不同的性质,理所当然地,到了一个更加经典的环节——作者根据人是世界核心的理念,把四种液体跟四种基本元素对应了起来。
活跃的红液对应着火,也就是变化和高热。
白液对应水,不断运行但又顺着固定的路径。
黄液和气流、风一致,同为中性平衡的温和成分。
黑液则是对应厚重的大地,一切运动的将这里沉眠,由运动归于静止。
就这样,一个系统建成了,剩下的内容就是讲疾病和四液变化间的推导论证。
“算了,看看下一本吧。”克拉夫特合上这本书,放到了一边。他好像已经找到放血疗法的理论依据来源了。大概就是体液平衡被打破了,所以我们通过不同地方开口子,放点出来调整这个平衡呗?再混杂一些放掉陈腐血液排出有害因素的说法,就形成了目前最为流行的治疗方式。
带着点头疼,克拉夫特拿出了下一本书。
这是一本《人体结构》,看名字可能是跟《系统解剖学》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教会是不允许对尸体动手的,社会主流思想也绝不认可剖开躯体观察结构的行为,此类行为一律保送火刑架。
所以吧,这本书的作者要么是臆测的,要么就是审判庭的眼中钉、肉中刺,劫道的歹徒跟他一比都算是胆子小的。
但还是那句话,文登港这种地界,教会的人能把圣西蒙场上的鸟粪清理干净就不错了。这么多年别说火刑,场上火把都没点过一根。作者只要不是当街解剖,那大概也没人管。
开篇倒是没有直入正题,而是象征性地表示了一下,本书是作者经过了对大量前人着作的研究和对比后,根据自己行医经验对比得出的经验之谈,用于拯救神灵所赐之生命,绝对亡者躯体的不敬之举。
至于到底参考了什么着作,又是什么行医经验让他有了如此认识,作者表示:
时间太久,我已经忘掉哩。
果然,翻开第一张图就知道,什么责声明从来都是骗鬼的。尽管没有大发展后形成的解剖图那么精细,这幅一半骨骼、一半附着肌肉的全身图也依旧基本完整地解释了人体的运动系统,甚至还腹部贴心地把从外到内的腹肌分开,画成了分层翻开的样子。分布肋骨间的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肌更是纹理走向分明。
比较潦草地翻了这本书,克拉夫特发现这应该是上册,主要是谈论骨骼与肌肉如何构成人体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