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娅握手,这女孩看着表情有点诚惶诚恐,不像是装出来的。
倒也没想到她能写出来这样的稿子,写实性很强。
「张老师您好,郑老师您好!马乾事好!」叶拉娅一个个握手问好,「哈里木家就在前面,我带路。」
这个张记者虽然看着三十几岁,但目光很敏锐,感觉一眼就能把什麽都看出来。叶拉娅顿时就有点紧张。
郑明月想说我可不是老师,我就比你大两三岁,但这话是来不及说出来的。
「上车过去吧?」马晓燕说道,「这样快一些。」
「如果路不远,就走一走吧,正好我问一问叶拉娅一些基本情况。」张新华说道,「小叶,我这样叫你不唐突吧?我知道你们名字的叫法不是这样的,不过我们在报社的时候,习惯了和民族同志开玩笑,称呼的时候就这样叫了,有个叫叶尔森的,我们都叫他老叶……」
「没事没事的。」叶拉娅急忙说道,「可以的,张老师有什麽问题您尽管问。」
「好的,我想问问那个李龙是什麽时候过来给修房子的。」
「前天,修了两天。前天给哈里木家修的房子丶院墙,整理了地面,昨天给两家打了压井,那井水真的很甜。我们队里许多人都羡慕,今天早上不少人就去这两家里压水提回去喝,比河水好太多了。」
「那他带了多少人过来,中午怎麽吃饭的?」
「带了六个人。」叶拉娅想了想说道,「前天中午是李龙从我们队里买了一只羊,大家一起吃的。昨天中午玉山江的妻子做的抓饭,我听她说,肉也是李龙上一次带过来的。」
「上一次?」张新华发现了一个点。
「是的,今年四月哈里木丶玉山江他们的家人搬过来后,这个李龙来了三次了。第一次是给带来了米面,给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第二次给两家带来了羊肉,这是第三次。」
「原来是这样啊。」张新华现在确定了,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自己挖掘的新闻点。
她们两个去伊犁那边采风找新闻,是因为今年五月是自治区的第二个民族团结教育月。采集这样的新闻有上面的意思,也有为了民族团结的原因。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区,在这个地方,要想稳定发展,民族团结是必须要大力宣扬和推进的。
原本北庭州这边少数民族并不算多,新闻线索也都比较平常,张新华想找一些比较新颖一些的。
眼下不就有一条可以挖掘一下的吗?
到了哈里木家的院子,果然看到有人正在提着桶排队,老太太坐在门口的木头上,笑着捻着毛线。
压井的台子有点不稳,但出水量很大,猛压上几下,一桶水就满了。院子里修整过,靠近屋子这边高一些,溢出来的水就流向了南面。张新华想着,如果那里种上菜就好了。
看着叶拉娅陪着几个汉族人过来,院子里的人有些不知所措,有人问叶拉娅,叶拉娅就说这是自治区过来的干部,要问哈里木的妈妈一些事情。
听着自治区的干部有事,打水的纷纷就离开了。
哈里木的母亲站了起来,和叶拉娅说了两句,转身进屋。
「阿姨说要给你们倒奶茶,我们进屋吧。」
张新华摇了摇头说:????「我先看看院子。小郑,把这个院子拍了拍,可惜没有他们干活的照片……」
「我有的。」叶拉娅开口说道,「我前天和昨天都拍了,不过还没洗出来呢。」
「有吗?那太好了。」张新华有些惊喜,「你怎麽想起来拍照片的?」这是习惯性的职业发问。
「我想着有空洗出来,年底是可以当资料的。」叶拉娅解释着,「我们年底要交总结,我觉得这个可以用进去。」
好吧,最朴素的回答,反倒反映出了最真实的情况。这正说明,这件事情不是刻意做出来的,张新华她们听到这个新闻稿,完全就是巧合。
马晓燕看到听到,她心里为叶拉娅的回答赞了一个,这回稳了!
这个新闻大概率是能上自治区日报的!
郑明月拍着新抹的屋面,院墙,铲过平整的地面,然后又去取了一个远景,把前院和哈里木家做了对比。毕竟前后院才是真实的这个队里的情况,都是破破烂烂的,只有哈里木家的院子最为明显。
「你们平时喝的水是河水吗?」张新华掏出本子记了起来,「在哪个地方?」
「距离这里有四五百米吧。」叶拉娅想了想说道,「张老师您等等。」她小跑着去了对门家里,很快就拿着马勺舀了一勺水过来,然后给张新华看。
那水略显浑浊,水里有许多的生物,特别是许多黑色的蚊子的幼虫在水里快速的扭动,看着挺恶心的。
「平时就喝这个水?」张新华没说什麽,她下乡的时候喝的涝坝水就是这样子的。但郑新月有点受不了,拿照相机拍了一张,忍不住说道:
「这能喝吗?都是虫子啊!」
「能喝的,把水烧开,虫子就死掉了。」叶拉娅笑笑,「当然,现在哈里木家里有井,玉山江家里也有井,许多人应该就会过来打水,这个水真好。我昨天尝了,真甜。」
张新华却看到,那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