劾内阁首辅杨大人,臣听闻杨大人在老家纵容他们杨家子弟侵吞百姓土地,甚至杨家在云南根本不把普通百姓当人看,搜刮民脂民膏,整个安宁府可谓是民不聊生。”
一个六科的官员率先出列道。
“陛下,臣要弹劾内阁首辅杨大人以权谋私,他的孙子杨盛斋如今在江南省出任锦衣卫千户,杨盛斋在江南可谓是无法无天,请陛下严惩杨大人和杨盛斋。”
另一位六科官员出列道。
.......
一个个六科官员如同商量好了一般,纷纷弹劾起了内阁首辅杨一清。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六科的官员多麽公正无私,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朝廷,为了大明呢。
实际上这些人之中大多数都是为自己博取直名罢了,妄图以此流芳百世。
“陛下,杨盛斋一事,确有其事,如今整个江南被杨盛斋搅成了一锅粥,他简直是任意妄为。”
杨廉出列道。
陆炜的大婚已经过去了两日,周楚和锦衣卫没有任何动作,这让杨廉大为惊喜,他没想到周楚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变了性子了,看来无论是什麽人,在官场浸淫许久之後,都会变得。
岂不闻那严嵩当年也是一心为国为民,如今呢?虽说也是在为陛下办事,但其中有多少是为了升官发财,那为国为民的心还有几分呢?
杨廉包括很多官员都是这麽过来的,所以他对於周楚的转变并不意外。
年轻人总是要遇到一些挫折,才能认清这个世界的危险,才会明白,很多事不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的。
杨廉这麽想的,攀附在毛纪手下的很多官员也都是这麽想的。
甚至包括毛纪,也觉得周楚开始转变了。
只有夏言,眼看着周楚一点动静没有,不仅没有放松,反而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如今的周楚给他一种熟悉的感觉,就像之前陈万言当权的时候,周楚也是无比低调,但後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位锦衣卫指挥使从来都不是吃素的。
他们这些人要说谁对周楚最为了解,那无疑是夏言了,夏言和周楚打交道是最多的,当初周楚带着锦衣卫闯入自己府中,当着自己的面杀了自己府中的下人,夏言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更不用提夏言後来在江南的经历了,那是夏言最不想回忆的一段记忆,那段时间夏言几乎每天都心惊肉跳的。
夏言觉得毛纪对周楚要麽是不够了解,要麽是了解,但在装糊涂,反正很多事都是杨廉这些人在推波助澜,他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可以了。
倘若成了,毛纪就是内阁首辅,到了那个时候,他夏言入阁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甚至杨廉也会被顺势抬入内阁。
真要是这个局面达成了,他们这些人又可以在朝中只手遮天了。
皇帝的权力,只在十步之外,千里之内,超过这个范围,就是皇权无法抵达的范围。
反而是他们这些文官集团,能牢牢掌控整个大明所有的土地。
关於杨盛斋的事,朝堂之上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人提起了,实际上这几次朝会,几乎每次都会有人弹劾杨盛斋,有人借着杨盛斋弹劾周楚,有人则借着杨盛斋弹劾杨一清。
说白了,杨盛斋不过是个引子,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年轻人之所以敢在江南如此无法无天,无外乎是背靠周楚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和他的首辅祖父罢了。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所有人也都清楚,杨盛斋这个锦衣卫千户也只是暂时的,能干多久还不清楚呢,说不定过段时间就会锒铛入狱,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从来都是他身後的周楚和杨一清。
很多人摸不清楚周楚和杨一清之间到底是一种什麽样的关系,所以杨廉等人才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为了试探周楚,一旦周楚选择了沉默,就是他们对杨一清动手的时候。
周楚的沉默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如今朝堂上的局势,弹劾内阁首辅杨一清,杨廉很清楚,第一次弹劾基本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杨一清能成为内阁首辅,岂是那麽容易被扳倒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事,他们要通过这次的弹劾向京城之中的文武百官释放一个信号,他们要动内阁首辅了,有人想往上挪一挪了。
那些有野心的官员自然是会看准机会,趁着这个时机上船,否则一旦毛纪成为了内阁首辅,他们再去攀附毛纪,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能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到毛纪的,将来毛纪成功后才会记住他们,才会提拔他们。
事後的攀附不值一提。
“你说杨家在安宁府鱼肉百姓?朕倒是没听说过,不过云南毕竟离京城太远,倒也说不准,这两日那沐公府的郡主,沐云萍不正好在京中吗?云南的事沐公府应当是知道的,黄锦,让人去宣沐云萍,让她来说说怎麽回事。”
嘉靖看向黄锦道。
“宣沐云萍觐见。”
黄锦高喝一声,下面的太监听到这话,急忙出宫去宣沐云萍去了。
“杨盛斋的事,朕这些时日听的耳朵都起茧子了,朕已经让人去查了,如果真像你们说的那样,该怎麽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