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王维(2 / 3)

瑄风度翩然,倒是让茶肆女子更不适应,手忙脚乱的为李瑄摆好茶具,含羞离开。

李瑄还不待品茶,就听到楼下一阵嘈杂。

他让罗兴去看看是怎麽回事。

「回禀七郎,是大诗人王摩诘来茶肆避雨,长安推崇王摩诘者,比比皆是,连圣人丶王公,都对其备受青睐。故而如此!」

罗兴打听好后,跑上来告诉李瑄。

他所说的「圣人」,为李隆基。按照大唐礼制,在朝堂上,百官称皇帝为「陛下」,皇帝自称「朕」。

但在私下,官吏丶百姓,多以圣人丶至尊称呼李隆基。而李隆基一般以「我」自称。

王摩诘!王维!

李瑄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他如雷贯耳。

结合这一世的记忆,李瑄知道此时天下最出名的诗人,不是「谪仙人」李白,而是二十一岁就状元及第的王维。

这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大才子,是自宰相张说丶宰相张九龄之后的「一代文宗」。

他弹奏的诗篇,是真正的「盛唐正音」,是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

他名满天下,是无数文人士子心中的楷模。

李瑄早就想一睹王维的风采。

梦回千年,与李杜丶王维这样的大诗人畅饮,是后世每一个华夏儿女的愿望。

也是李瑄今生重要的计划。

因为李瑄需要「文人」「大诗人」「才子」这样的称号。

李隆基启用张说丶张九龄,除了张说的能力,还有就是张说丶张九龄的才华,能装扮盛世,粉饰太平。

一个名动天下的才子如果犯下「罪责」,会有无数人为其求情。

安史之乱时的李白丶王维,就因此逃过一劫。

王维现在任左补阙,虽是一个从七品的谏官,但李林甫定不敢明目张胆去动他。

另外,李瑄觉得「文人才子」的称号,可以让一个人由内到外的升华,变得更有魅力。

还能让天下人通过诗,更了解其主人,哪怕其主人的真正想法,与诗中的描述迥异。

期待感和憧憬,文人们从来都不会缺少。

比如三国时的曹操,如果他不是文人,他没有写下《短歌行》《观沧海》《蒿里行》等诗篇,没有开创建安文学,后世对他的评价,不会比司马懿好到哪去。

李瑄没有比肩李杜的才华,但他来自未来,知道不少诗词佳作,他可以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场景,演绎出来。

当然,李瑄不会抄袭同时代的诗人。

如果记错创作时间,将名声扫地。

李瑄也敬佩这些创造盛唐气象的诗人,这是他们的时代。

当李瑄决心改变历史,可不单单是蝴蝶效应那麽简单,那将是改天换地,自李瑄以后的诗人丶文人,会受李瑄影响,不一定诞生。

他们的万丈光芒,将由李瑄继承。

在得知是王维后,李瑄立刻起身下楼。

茶肆一楼的大堂内,一名青衣男子被众星捧月般的围着。

此人就是王维。

年轻时的王维,容貌洁白,风姿郁美。现在依然是魅力四射,那些茶肆的女子,看着王维,顾盼含笑,双眸放光。

在历经大起大落,丧妻丧子,政治失落之后,虽然心灰,但他依然幽默诙谐,平易近人。

并非李瑄想像中的隐士诗佛,安安静静的儒雅君子。

周围的文人都想邀请王维同座饮茶,但都被王维婉拒。

「让开,我家郎君要见王摩诘。」

见一众人挡住李瑄的去路,罗兴吆喝一声。

罗兴是奴仆,一切以主人为主,许多奴仆的劣性他也存在。

虽然这两个月李瑄一直批评他,但他依旧难以改正。

李瑄准备在从军的时候,带上罗兴,磨掉他「恶劣」品性。

被罗兴一喝,一些文人看罗兴穿青衣,知道他的身份,立刻让开。

因为像罗兴这样的身份,在长安被称为「青衣恶奴」,人们敬而远之。

王维见这一幕,眉头微皱,他也有仆人,但对仆人的约束严格。

对于李瑄这样的王公子弟,他一向不见。

「在下李瑄,为当朝左相第七子。对王补阙仰慕已久。」

李瑄见王维后,向他揖手一礼,不卑不亢,没有一点盛气凌人。

王维在得知李瑄是李适之的儿子后,眉头舒开。

左补阙归于门下省,门下省的长官为左相,李适之是王维的直属上司。

今日在朝会上,李适之能向权倾朝野的李林甫发难,让王维看到一些希望。

日常朝参,在京五品官吏方可「见言陈事」。

但王维是谏官,有资格参加早朝。

拾遗补阙,甚至可以在朝会后,参加宰相与皇帝的秘密会议,位卑而职重。

然王维这个补阙,当得十分憋屈。

张九龄被李林甫扳倒后,李林甫曾将所有谏官召集在一起,警告道:天子圣明在上,文武百官顺从圣意都来不及,还需要劝谏吗?看看那「立仗马」,它们只要一声不吭,就能得到三品的饲料。但那些马如果乱嘶鸣,就会被踢出仪仗。以后就算想不乱叫,也不会

最新小说: 靠山吃山,重生80后我苟在山村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我都飞升了,你叫我去高考? 海贼:我的皮城科技遥遥领先 人在东京,法内狂徒 鼠辈,竟敢暗害我! 锦衣卫通灵破案:开局获凌波微步 转职皇帝:看朕九族剥离之术! 到底谁教你这么当新兵的? 大唐天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