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一惊,随即冷静下来,亲自再为皇帝斟上一杯酒。
“此等国家大事,自有陛下与公卿重臣而决,微臣不敢妄言。”
刘彻冷哼了一声:“让你说就说,你难道你就不怕朕答应让公主和亲吗?”
卫青含蓄提醒:“陛下,长公主今年不过三岁。”
想也知道,就算到时真的和亲匈奴,不管是匈奴和大汉都知道送一个三岁的公主嫁给单于是不现实的,无非是挑选宗室女代替。
刘彻指了指他,再次仰头将酒饮尽,皱眉叹息道:“军臣单于此番来势不善啊!”
几年前,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本意是为联络大月氏、乌苏等国,共抗匈奴。可惜张骞在出使途中被匈奴人抓获,不但计划破灭,更是被军臣单于得知了大汉抗击匈奴的意图。后在投靠了匈奴仇恨汉朝的宦官中行说的撺掇下,决定断绝和亲政策,好继续对汉朝发动军事行动。
难道军臣单于不知道刘彻膝下没有年龄适合和亲的公主吗?这本来就是他故意为之,本意在激怒汉朝撕毁协议,好有借口南侵罢了。
而刘彻会愿意妥协和亲吗?当然不愿意。
一直以来他保持着报仇雪恨的心态,对匈奴恨之入骨,组建羽林卫也好,容许萧沉星以一介女子之身入军队也好,还是让卫青蓄养良马,训练骑兵部队,为的都是将来可堪与匈奴一战。
“仲卿,你告诉朕,大汉之骑兵与匈奴相比,孰优孰劣?”他正色问。
卫青起身跪在一边,肃容回道:“启禀陛下,微臣不敢保证大汉骑兵完胜匈奴,但是两者旗鼓相当,想来还是可以做到的。”
刘彻眼睛一亮,倾身道:“当真?”
卫青严肃道:“即使做不到全军皆能媲美匈奴,但臣敢担保有八成之数不比匈奴人弱。”
这几年经过老师和他的苦心训练鞭策,军中实力早已脱胎换骨,不可同日而言。
刘彻一拍案几道:“够了,只要有八成不弱于匈奴,朕就敢与匈奴一战。”
卫青眼中也有着跃跃欲试的期待,但是,他还是诚实坦白道:“然匈奴全民皆兵,弓马娴熟,而我大汉骑兵数量远逊于匈奴,一旦开战,如果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则怕匈奴气焰更嚣张,而我兵士气为之夺,恐萎靡不振也!”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汉长期处在匈奴的阴影下,如果不能一开始打出气势来,对军队士气影响是很大的。
刘彻听出卫青的意思,打是能打,但实力还是比不上匈奴。
他沉吟半晌,一挥袖道:“朕知道了。”
不就是忍辱负重吗?
从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再到吕后承受冒顿单于的羞辱,大汉百年之耻,韩信尚有胯下之辱,为了大汉,他刘彻不是不可以忍耐低头。
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也不是刘彻想如何就如何,还需要重臣商讨,最后才能决策。
而朝堂上,以大行令王恢为主的主战派和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