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裳首饰、瓷器文玩、盐庄两家、绣坊三间、当铺三间、城外的三百亩良田、以及现银十万两。
这不是丰厚,这是……特别丰厚。
同这嫁妆相比,她每月那可怜的一两月银简直微不足道。即便是宋知淑的二十两月银,也不过沧海一粟。
“夫人,能不能多发一点……”六岁的宋清囊中羞涩,买不起笔墨纸砚,犹豫数月,终于鼓足勇气到红芷院里跪着。身上的衣裳是前年的,显得小了许多,一小截胳膊露了出来。
分到院里的纸洇墨厉害,用起来很难受。她想要买好一些的,不用太好,只要墨迹不会晕的太厉害。
鸦雀无声。五岁的宋知淑衣着华丽,迈着小步从宋清身旁跑过,恨不得躲得远远的,生怕沾染上那些穷酸气。
王曼云眼皮也不抬,悠悠地抿了一口茶,凉凉道:“怎么?难道你还想同知淑一样么?”
“不,”宋清硬着头皮,慌忙解释道:“就多发……一些就好,我想买些……”声音很低,含糊不清。
“宋清。”王曼云懒懒看了她一眼,如同针刺一般的声音落在她身上,“你本就不是侯爷的孩子,不过是你母亲与人私通生下的。留你在府里养着,一两银子已是恩赐,你还想要什么?记清楚自己的身份,别妄想你不该得到的。若再有非分之想,连一两银子你也别要了。”
说到最后时,她声音强硬,宋清不由颤了一下。王曼云离开后,她默默又跪了许久,即使已经没有人了。可她还是跪了很久,仿佛这样就能够感动上天,换来好运。
真是可笑。回首往事,宋清心里觉得简直荒谬。
王曼云做足了姿态,说是侯府养着宋清,是恩赐,却丝毫不提嫁妆之事。她掌府内中馈,明明知道秦蓁的嫁妆有多少,却一分都未给宋清留着,甚至连绮兰院里那些秦蓁的旧物也都在她离世后拿出去发卖了。
宋知淑给她五百两银子都不曾半点犹豫,还有那红芷院里每月流水一样的衣裳、首饰、银子。这些年,她们将秦蓁的嫁妆握在手里,拥有花不完的钱,却连半分善意都没有留给她的女儿。
将银子攥在手里这么久,说完全没有猫腻,宋清不信。
她先是去照着单子上的地方,一一去看了盐庄、绣坊和当铺,都是地段好的铺子,生意很好,每间少说能有一万两岁银进账。这些铺子的掌柜和账房每年年关都会到府里去,是认得她的。于是她没有进去,只在外面看了几眼便匆匆离开了。
城外的三百亩良田则分三处,城东两处,城西一处。
马车先到了城东。城东的两处田地,土地肥沃,阡陌交通。满目的小麦和玉米早已成熟收割,只剩下光秃秃的茎秆和叶子。
到了城西,则有些奇怪。一提安顺侯府的名字,庄客们都纷纷摇头,说这里没有安顺侯府的田和庄子。宋清不信,又找了庄子的管事来问,也没有答案。
“不如去户部查查?许是你们府里卖给别家了。”齐珠华提议道。
“也只能如此了。”宋清作罢,随着齐珠华沿着田埂往回走。
半道上,迎面走来几人,是林瑶和许久未见的……林宣,身后跟着几个丫鬟小厮,抱着酒坛。
“华姐姐,清妹妹。”林瑶笑着快步走来。
自从上次诗会一别,她和林瑶见过许多回,和林宣就再未见过。姑娘家在一块,林宣是不来的。宋清同林瑶问了好,刚要和林宣说话,就看见对方别扭地偏头看向别处。
宋清一愣,没明白自己到底哪里得罪了这个贵公子。他不会是还在因为上次诗会的事情和她置气吧?可是自己的事情也没有对他和盘托出的必要吧?这个林宣,脾气委实大了些……
林瑶不悦地拍他一下,“姑娘面前,别摆你那副公子脾气。”
林宣这才转过头来,不咸不淡地嗯了一声。
宋清也没计较,问林瑶道:“你们今日来是?这块也没有林国公的地。”
“最近……户部查地,有不清楚的,我来帮着看看。”林瑶眼神不自然地飘忽。
“那也是户部的人来查,怎么劳烦瑶姐姐来?”宋清诧异。
齐珠华了然一笑,打趣道:“她哪里是为了户部,她是为了……”
“华姐姐,”林瑶打断她,“不可胡言。”
齐珠华笑了一声,没生气,闲闲道:“林小姐说的是。”
看着齐珠华脸上那了然的笑容,宋清明白过来。林瑶是为了黎王来的。
此时的黎王还未被立为太子,只是大皇子殿下。去年年底,黎王掌管户部。今年年初,黎王开始查侵地,第一要做的就是将上京的田地仔仔细细地查了,何人名下,几亩几分,都要理清。
这么一理,才发现其中漏洞颇多。虚报、漏报、错报者甚多,只能派人再重新查问丈量。
寻常人家还好说,这上京城世家贵族颇多,聪明人也多。想要从这些人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