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一记惊雷打破了荣国府表面的平静。
扬州巡盐御史被歹徒重伤,性命垂危,此事不胫而走,更重要的是,这位巡盐御史林大人正是林姑娘的身生父亲,众人惊骇之余不住惋惜,府内沉闷,尤以贾母院中为甚。
一夜之间风言风语满府流窜,贾母方醒,还来不及听鸳鸯禀报,就听小丫头来报,说林黛玉已在屋外苦苦侯了一个时辰。
贾母心中疼惜外孙女儿,却并不急着命林黛玉进屋,使人送去毛氅披风,就着梳洗的功夫将鸳鸯早晨听来的闲言碎语一条一条听明白后,方沉脸问道:
“是谁说我要送林丫头回扬州去看她父亲?”
“三四个都这么说,也不知是从谁那儿传出来的。”
“那你又是从哪儿听来的。”
鸳鸯一顿,“当时佩儿喜儿莺儿双儿雀儿燕儿都在那儿,我忙着回来伺候老太太,并未逗留,一时也分辨不出是从哪个嘴里说出的话。”
贾母嗔她一眼,知道鸳鸯这是怕下面的丫头无辜受牵连,给人打掩护呢,略不满,还未斥责,又听鸳鸯劝道:“多的是口口相传的人,林姑娘十有八九就是听了这些话才来的,听说她连日来疲乏困倦,如今又在屋外哭成了泪人,我见着都不免跟着伤心,老祖宗要不狠狠心,别见了。”
“想替她挡些灾劫,终归是挡不住。”贾母叹了口气,“罢了,我也不想见她,你让她回去等着,就说我自会安排,定让她赶回去......去见她父亲最后一面。”
老太太虽是这么说,眉眼间却陡添几分萧索悲凉。
昨夜老太太睡得晚,正是因白日里瞧了一封详述林如海境况的信。
鸳鸯不知信件内容,但看老祖宗那沉重的表情,便知这位留守江南的贾家姑爷多半是不好了。
老太太思虑许久,想来就是在考虑要不要将这事告诉林姑娘。如今满府的流言倒是替她做了决定......
服侍老太太睡回软榻,鸳鸯将贾母原话带给林黛玉,众丫头又劝过一回,直至落雪,林黛玉才抽抽噎噎地回了屋。
地上积雪未消,林黛玉深一脚浅一脚,在雪白地面踩出条曲线,那陷下去的脚印小巧可爱,却始终比旁人浅得多。
眼看着小姑娘入京三年,终于养得比初见时胖了些,仅仅半个月又都瘦回去了。鸳鸯远远望着林黛玉的背影,叹了口气,折步往另一方向走。
据贾母的吩咐,她还得去知会凤姐与琏二爷,林姑娘此行,得风风光光地去,全须全尾地回。
而卫赋兰这边,早已离京数里。
是夜,海风缱绻,一艘行船于海面独行。卫赋兰与尚善同立甲板上,远眺前方冷月,对这三年来各自的境遇亦是感慨万分。
尚善被迫在山洞里躲了几年,倒不觉得此种清修有何辛苦,卫赋兰做了三年的狗,却有满肚子苦水。
知道三年来小师弟一直在贾府白吃白喝,还得林黛玉悉心照料,尚善略欣慰,“师弟吉人自有天相,这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啊!”
想到师弟登船前的一应动静,又不免心忧,“但你如此对那林姑娘,沾惹口舌是非,怕是不好。”
林如海远在江南,侯府哪有那么多神通广大的探子专给他打听林如海的事?可他偏跟人说林大人不好了,快死了,甚至开始料理后事了。
修行之人最忌弄虚作假,造的口业,将来总有一日是要还的。
卫赋兰若有所思,“我于此间沾的是非还少么?只盼那人听后少流泪,便令我少些罪过了。”
“骨肉之情最难以割舍,林姑娘此刻大抵是痛心彻骨的,被你害苦了。”
“师兄,”卫赋兰微微侧目,牵了牵嘴角,“真是难得,你竟会怜惜起人了?”
尚善丝毫不理他这调笑,“不是我,是你,你的眼神出卖了你。看看你现在的表情,像衣袍下被人剜了一刀似的,你心疼她。”
卫赋兰再笑不出来了。
沉默良久,他长叹了声。
低低呢喃融入海风。
“是啊,我可心疼她了。”
......
卫赋兰一行于海上航行半月,又由水路转陆路,骑马奔忙了一个月。入扬州时,隆冬已过,城内再次恢复生机,暖春在望。
卫明决先卫赋兰几日入城,住进了卫家在城西的宅邸。宅子虽属卫氏名下,但早就被卫明决扔给了卫家叔伯居住,十多年前周姨娘诞下卫映兰,母子二人便被迁居于此,与本家相交甚浅。
对卫赋兰而言,这是卫映兰的老家,却不是他的。再者,此地距林府甚远,他便只进去给老爹请个安,再挨了顿不痛不痒的揶揄,就又出来,自寻住处。
路上,云招忍不住唠叨:“知您即将入城,老爷昨日就吩咐大公子为您收拾出一件院子,屋里陈设还都给换了新的,结果您就这么出来了......”
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