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奶奶逛庙会给全家人求了平安,又过了戏瘾,回家的脚步都要轻快很多。统共一个献果,还被她留了半个,装在口袋里揣回家一人一瓣分着吃了。
晚饭是杨妈妈做的,她做菜舍得放油,也不喜欢做烩菜,喜欢炒。大白菜放在杨奶奶手里就是大烩菜,杨妈妈可不愿意。她把白菜叶和白菜帮分开,白菜帮片成大片,炒成酸辣白菜,白菜叶切丝和粉条炒,再加一点红萝卜丝配色。冬天人体内火旺,杨妈妈怀孕后尤其怕热,所以还做了凉菜,青萝卜和红萝卜切得细细的丝,揉盐去了生涩味,加香菜凉拌,配玉米粥再合适不过了。
杨爷爷在饭桌上说了件事。小儿子杨红伟打电话讲过几天回家,电话里说他在南方那边给家里买了一台21吋的彩色电视机,叫啥长虹的品牌的。
“让他给自己家换就行了,咋还搬回来?”杨奶奶怕儿媳妇不高兴了,小儿子的日子要不舒坦了。
“他买了两台,亲家那边也一起换。”杨爷爷显然已经问过了。看这买电视一买两台的豪气劲,杨爷爷觉得小儿子的生意应该做的挺顺利,心里也放下不少担忧。他又说起另一件事,“今年要给爹娘过寿,吃完饭咱们把日子一定,还要给亲戚通知呢。”
太婆太爷的生日不是一起的,不过给老人过寿也不是卡着生日那天摆席,而是在生日附近选一天,要看黄历。这过寿说白了是给太爷过的,因为他今年79岁了,近八十的老人已经算高寿,当地一般不会过整寿,而是提前一年过,今年过的时候说是庆祝80大寿,大约有欺骗阎王爷的意思吧。
吃过饭,杨爷爷就把家里红皮的老皇历拿出来,戴上老花镜开始翻,跟杨奶奶商量着,很快选定了合适的日子。日子定了,就该准备采购和通知亲友了。这时候不像后世有电话、手机,通知亲友也是一件麻烦事,需要提前计划。好在,小杨村位于镇上街道边,附近村镇的村民都会来赶集,托人带话倒也方便。最后没遇到合适带话的人,就需要骑自行车跑一趟了。
生日宴比红白喜事的事情要少得多,大头就是招待客人的宴席,全家人坐在一起商量着定下菜单,算出要备多少席面,杨爷爷就很快列出采购清单。
宴席分两部分准备,大头是开席的菜,小头有聊天喝茶的茶点。要买的东西很多,要遇到赶集时去分次买回来囤在家里。好在,现在是冬季,东西耐放,但也有不好,就是冬季不如夏秋季时东西丰富。好在,杨爸爸因为要摆摊,整天都在街上,他每天遇到合适的东西,就买一些,有时还能捡个便宜。
杨爸爸现在已经不用架子车了,他新换了一辆人力的小三轮车,踩着就能走,拉的东西还多。赶集的时候,他趁着不太忙的时候,让杨妈妈看摊子,自己踩着三轮车在市场和街道转悠,很快就能买上一车东西拉回家。这是办席前最后一个集市了,一些不耐放一直没买的东西今天都要买齐,所以采购量比较大。
街上的人摩肩接踵,三轮车只能放在路边,杨爸爸进店里买东西时,就让杨梅梅坐在车厢里看着车里的东西,防止有人顺手牵羊。
杨梅梅坐在车帮上,眼睛直勾勾盯着车厢里的一个红色塑料袋,那个袋子里放着爸爸刚买回来的牙签肉。瘦肉切成拇指尖那么大小的肉丁,两三块串在一根牙签上,油炸之后撒了孜然辣椒等香料,腌制得久了肉已经变成了深色,显出上头点缀的白芝麻。
爸爸刚才给她取了两根,肉肉虽然冷了,但这个本就是冷吃,杨梅梅吃完了两根牙签肉,爸爸还没回来,她扔掉了空牙签,又把主意打上了袋子。牙签肉太好吃了,比她在小卖部买的唐僧肉好吃多了。
杨梅梅伸出食指,在塑料袋上戳啊戳,绑着的塑料袋那里就松开一个小口子,她捏住一根牙签头,左摇右摇就掏出一根牙签肉。杨爸爸买的这是微辣的牙签肉,杨梅梅吃得辣到了,还要一边吸着气,一边吃,小嘴辣得红艳艳的。吃完了牙签肉,她还舍不得地嗦一嗦手指上沾上的油。
杨梅梅咬着指尖,思索着要不要再吃一个,可是爸爸刚才说不能吃多了,不然就不够摆盘了。
“梅梅,让一让,让爸把菜放上去。”杨爸爸提着几大袋东西来了,杨梅梅也不必纠结要不要再吃的事情了,抓着扶手把自己坐直,腾出地方让爸爸放东西。
爸爸放了一个她没见过的东西,杨梅梅好奇地问:“爸,这个是肉肉果冻吗?”
“不是,这是冻肉,现在不能吃,要回家凉拌了吃。”冻肉,也叫皮冻,把猪皮切成细条慢慢熬煮,最后放在室外凝结,就变成凉凉□□的猪皮冻。淡黄色的猪皮冻里点缀着白色的肉皮,切成厚片,撒一点蒜苗丝,调上蒜泥料汁,是一道好看又好玩的菜。
“哦。”现在不能吃啊,杨梅梅就不太感兴趣了。
杨爸爸打开另一个袋子,拿了两根小麻花给她,“你吃这个,再在这里等爸一会儿。”小麻花口感跟麻花一样,只是个头做的小,适合摆盘子里做茶盘。杨爸爸买了一种不辣的,一种辣味的,打算一个盘子混着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