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陈夕挺顺眼的,和我谈,我愿意。”
“比董若彩差远了,眼瞎了吧你。”
过去的光景片段涌入脑海,伴随着一记“嗡”的重低音,不适感和抗拒的情绪席卷全身。
这时,大伯熟悉的慵懒声从听筒里幽幽响起。
“是小夕呀……”听筒那边把话拉得很长,“你过几天再来就好了,聪聪前天住院了,还在医院躺着呢。”
“二姐又住院了?”
“你现在过去,还是来家里?那边有纸吗,我把医院地址说给你……”
日头稍有西下的趋势,陈夕攥着新的地址,心里惦记的全是二姐。
住院部东侧门前堆积各家卖茶叶蛋、零食、水的小车,烧烤摊主从隔壁报亭要了一摞过期书刊,抽出一本,来回扇走多余的碳灰烟,剩下的丢在水泥路上,扇累了就坐会儿歇脚。
陈夕穿过狭窄的缝隙,拥进住院部。
6012……6012……
住院楼的回字形长廊上,许多人手拿地址,上上下下找不到房间。
恰巧有对夫妇拎着果篮,向一位身材丰腴的护士打听6011病房,陈夕跟着他们,顺利找到陈聪的病房。
三十几平米的房间里,六张床位两两整齐相对,其中四个位置是空的,因此在视觉上不会显得特别拥挤。
靠门侧右手边第一个床位,床帘拉着,陈夕只在它周围短暂停留了一秒,因为同侧靠窗位的床铺上,侧躺着一位女性,背影与记忆中的陈聪别无二致。
陈聪正准备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却被身后的护士拉住。是在大厅里为她带路的胖护士。
护士叽里咕噜连珠炮似地开腔,陈夕半句都没听懂,对方的表情冷若冰霜,想必不是好话。
“对不起,你能再说一遍吗?”
“小夕?”
紧闭的床帘“嗖”的拉开,露出了二姐陈聪的脸,“还真的是小夕呀。”
陈聪半坐在床,身穿竖条形蓝白相间的病号服,显得本就狭窄的身材更加单调。
二姐遗传了父亲硬汉的轮廓,相比之下,五官小小的,缩在一团,她的眼睛狭长上扬,鼻梁低矮,鼻翼宽阔,嘴巴大且外翻。实在不能算好看的长相。
可是陈夕觉得,二姐声色沙哑,讲话却温柔,言辞知性,教人如沐春风,五姐妹里她最喜欢和二姐亲近。
“姐,你怎么剪短发了?而且,还是这么短。”
陈夕比量了一下头发的长度。她很难将记忆中那个长发及腰的身影,与面前这位假小子发型的女子重合。
护士看了两人一眼,扭头离开了。
人走后,陈夕低声丧气地说:“护士的说话我听不懂。”
“她说我在换衣服,叫你不要进来。春和这地方的人,讲话带腔带调的,还没我们小地方标准,不是什么好习惯,你不必在意。”
话音刚落,刚刚的护士推着小车折返,给陈聪替换新的吊瓶。姐妹俩相视一笑,不约而同闭了嘴。
陈聪指了指她怀里花色夸张的包袱,问:“那是什么?”
“哦,对,妈妈做的炖菜,带给大伯的。刚才先去他家好了。”
她边说边解下包袱绳带,床上的小桌正好够放饭盒,铝盖揭开,原来妈妈做了小鸡炖蘑菇。
陈聪的手靠近铝饭盒,扇了扇,“好像,好像酸了,你闻?”
想到可能是因为自己在火车上抱着饭盒,才让妈妈心意化为细菌的温床,陈夕脸上红白一阵。
“……我等下倒掉。”
她左右张望,靠窗的病人仍旧维持着侧躺的姿势,不知是否睡着了,但应该没注意她们。她关上盖子,一来一回之间,手臂外侧碰到冰凉的输液管,针管另一端连接着陈聪的手背。
“妈妈……叫我接你回家的,可大伯说你在医院。身上的伤还很难受吗?”
“哦,没事儿,‘那件事’的伤早就好了。”
“那怎么……”
“这次是流感。”
“夏天也有流感啊。”
“医生说,以我现在的免疫力,对这些流行性的疾病要更加注意。”
三下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姐妹俩的谈话。
“6012病房,没错,就是这。”
门口站着一位穿着红棕格子短裙的少女。
“你好,我是来探病的,你可能不认识我,但我认识你,你是陈聪,对吗?”
陈夕表现得比陈聪更为惊讶,因为这个女孩——
“自我介绍一下,还是陈夕你帮我介绍?算了,我自己说吧。”少女抬高音量,“初次见面,我叫董若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