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天晴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不仅得到所有临时同事的认可,也惊动了总公司领导层。他们决定把天晴留在总公司,充实干部队伍。业务处还是教育处可以任由她选择。
张经理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说要在班子会上决定。
“天晴,就我本心来说,绝对不想放你走,一个是单位里许多工作离不开你,再有,这个环境更适合你。机关里人事关系复杂,你太单纯,很难适应。但是,”张经理停下来,看着天晴。
“我知道你最近心情一直不好,如果你愿意离开,想换一个能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地方。我支持你。”
天晴背过身去,揉了揉眼睛。她没对任何人说过心事,也从来没得到过任何安慰,今天听张经理说得这么贴心,她有些控制不住。
“有些事,张经理帮不上忙,只能你自己走出来。你先想想,好吗?想好了告诉我。”
“不,不用想,我哪儿都不去,就在天华。”天晴此时此刻,只有一个念头:这样的经理,我跟定了。
开过职称评审总结大会,临时办公室就解散了。
解散之前,大家吃了一次豪华的散伙饭,这个豪华是全方位的:
进全市排名第一的饭店,坐接待外宾用的豪华单间,点最著名的菜品,请最高级别的厨师制作,由最有经验的服务员上菜报菜,更有饭店一把手亲自敬酒。
身在其中,有一种天上人间的感觉。
每个人还都领到了纪念品。
回到单位,一切和以前一样。平和,安静。天晴很快融入了这平平常常当中。
一周以后,张经理、马洪刚、天晴,都收到了王志韬寄来的杂志。
这是摄影杂志《最美瞬间》的创刊号。
创刊号的封面背景图是天华照相馆外观全貌,主图照片是马洪刚坐在画架前,神态专注地在工作。
创刊词是这样开头的:
“朋友,知道你一生最美的瞬间出现在什么时候吗?一定是你面对相机镜头的时候。知道出现在哪里的你是最美的吗?一定是照片上的你。”
书中用了很大篇幅写了手工上色,重头文章标题是“上色人的追求”,主要内容是马洪刚和天晴讲给王志韬的故事。
引人注目的是,还有一篇有关职称评审的报道。称这次职称考试是北京照相行业最高级别的技术演练,盛赞出题之巧妙,参考者水平之高超。
全篇都在唱赞歌,唯独倒数第二段写了这样几句话:考评过程中,也出现了高水平作品得不到高分数的个别现象。
还附有一张考试片和打分表的插图。
打分表上评委签字部分被裁掉了,但是那张考试作品是上色工种的。开始大家还纷纷猜测,甚至热烈讨论,说着说着,似乎心有所悟,没人再公开议论这事。
但是文章中的这几句下面被划上了线,人们在传阅时都少不了仔细读一读。
马洪刚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
郝师傅晚些时候才看到这篇文章。读到划重点的那几句话,郝师傅吃惊不小。自从知道技师等级都是按工龄分的,考试分数并不起关键作用,他就放心了。
郝师傅绝不想让这件事闹得世人皆知。这么隐秘的操作是谁揭开的?
这回让天晴做追色样片,是郝师傅临时决定的。当时考虑到参加考试的人多,一张样片不方便众人观看比较,这才叫天晴也做了一张。当时考核办公室的其他同志都已经回去准备考场了,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张经理。
评判打分时,大家公认的排名第一的那张片,郝师傅当然能认出是谁做的。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漏题了。随即又否定了,不可能,没时间见面。即使有过联系,对这种考题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是,模仿别人的片能到这样逼真的程度,真是不可思议。
郝师傅不知道马洪刚临摹过多少幅画,他也不知道马洪刚和天晴之间的心有灵犀,他更不知道他设计的难倒众多考生的考题,对马洪刚来说是多么的轻而易举。
一个单独的马洪刚或者一个单独的戴天晴,都是郝师傅疼爱有加的好徒弟。但是只要他俩在一起,就让郝师傅有一种莫名的担忧。
他们是一个打不破的联盟,他们总是出奇的一致,看不到商量讨论,就能有默契的配合。他们还总有那么多独出心裁的想法,总能 在上色圈子里出尽风头 。
尤其是做巨幅照片时,他不记得和两位上海老友聊私房话时,天晴在不在旁边。不知道到底有多少话被他们知道。一个那样天真单纯的女孩,竟然装模作样的偷听,肯定是马洪刚教唆的。
这次他们一定用了什么别人想象不到的方法沟通过。总不能让他们太得意吧?
他也知道,一个人给打了低分,对总分的影响不会很大,不一定造成降级或淘汰,但是对心高气傲的马洪刚来说,这却十分有效。得不到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