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走,日子也好过起来。
“你姑姑最近怎么样?身体好些了吗?”罗香凝将报纸一合,央在席梦思上。她们之间从不避讳这些。
南疏手指指腹滑过书页,“还好。就是那样,你知道的。”
季怀珍逃婚的消息没有走漏出去,只知道她身体不好,被安排在孝感养病。至于小病大病,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全凭一张嘴编。她绕开话题:“今天报纸上都讲了什么。”
罗香凝偏头看手边的报纸,“来来去去不都是那些事吗,不是打仗就是暴动。”
六月上旬,以武汉为中心的暴动计划在全国小范围爆发,警备司与各路工人摩擦不断。两方矛盾在“七·一五”事件后再次升级,大片学校或解散或停课,女中也在其中。
“不过今天报纸上登了周先生的信,暴动也该结束了吧。”罗香凝叹了声气,翻了个身,双手托着头,小腿来回摇晃的间隙,她又问:“那你什么时候再去看你姑姑呀,也带着我吧!我快憋死了!”
“不上学还憋?”南疏反问。
“两个月,花在家都得蔫!你是不知道我爹娘就差一盖头把我抬到别人家了!往后女中再不复课,我还拿什么由头躲婚事。”
南疏笑了起来:“我不信,你爹娘是要给罗家招上门女婿的。”
“好啊你!又拿这件事笑话我!”
罗香凝赤脚冲下床,伸手朝着人胳肢窝挠,南疏被她左右夹攻击,手里的书再捧不住,落到地上。
“……我错了……错了。”南疏止不住地溢出碎笑,一边笑一边求饶,整个人仰倒在靠椅上,阳光晒进来,半边的头发金灿灿。也因为先前笑得急促,调整呼吸的时候,她胸脯一涨一落,一涨一落,脸上的红晕清晰可见。
“我看呀,就把你这个姑娘伢嫁到我们家!”罗香凝用手指挑她下巴,学李永斌的腔调拿捏的比渠承雨还准。
南疏反手撩开,“把姑娘伢往你们家引,那以后上门的儿子伢可不得伤心了。”
“你又笑话我,看我这回还饶不饶你!”
“……哈哈……我错了香凝……哈哈……”
“晚了!我才不中你的迷魂记!”
……
南疏的小楼前有棵桔子树,是南疏出生时奶奶种下的苗,桔子树跟着南疏从旧宅搬到公馆,种树的人却先不在了。南疏对奶奶的印象很模糊,在这个照片比珠宝还要宝贵的年代里,奶奶没有留下名字,没有留下照片,只留下了她父亲的姓和南疏头顶的这棵桔子树。
和煦的秋风吹来,又是一个明媚的午后。武汉天气反常,夏天热成火炉,冬天也不暖和,湿热和湿冷一时黏着皮肤流汗,一时又像冰刀刺向关节,也导致了这里的春天和秋天极短。一年里最舒服的日子,就是现在。
南疏躺在草坪上晒太阳,隔得很远也能听见颂春的声音。她眼睛直,喊着“小姐”“小姐”,一门心思往小楼跑,颂春是个嗓门很大的姑娘,大家也都喜欢找她传话。
南疏半坐起来,“这。”
颂春听到声音,转了个方向,不等南疏问她怎么跑这么急,颂春先一步将手里的东西递过来:“……是二,二少爷,他他他给小姐寄的信,到了!”
她手上的信有了些折痕,信封上写了很多南疏看不懂的豆芽菜字,唯独那四个中文字。
“小妹亲启”
“他不回家,只知道寄信回来。”南疏低着头说。
这句话,她也不知道是说给颂春听,还是说给自己听。好几年了,她变高了,头发长了,样子也变了不少,二哥的样子是不是也变了很多。他再多呆几年,南疏也可能要不认得他了。
信封口处的胶水粘得很牢,南疏再小心,也撕掉了信封的一角,她展开信,信纸也有些皱,右上角她的名字上有个小黑点,墨水浸到纸张里面,是写信任在迟疑,犹豫着什么。内容却和季泽生以前的寄回来的信大相径庭,都是寥寥几笔就结束,白白浪费掉邮票和时间。
吾念明珠亲启:
近日吾至巴黎,一切平安,勿念。
于1930年夏
这人写信都不落款,把先生教的全还了回来。南疏只看了两眼,将信放在手边,重新闭上眼。
不对!
下一秒,南疏猛然睁开眼,拿着信起身,急忙忙地往小楼里跑,颂春跟在她后面,“没说完呢小姐!大奶奶喊你去前厅!二少爷还寄了东西回来,就在前厅!”
南疏头也不回只喊:“一会儿就去!”
她撑着楼梯扶手,另一只手拽着裙子往上走,南疏的裙子很长,最后她直接一团抱起裙子,咚咚往上跑。人越着急越容易出错,二哥那些信都被她放那里去了?
左边柜子不是。右边抽屉也不是。
“哐哐”响声此起彼伏,房间被南疏翻得七零八碎。颂春看到这样的场景,下巴吓得快落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