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懂知道的很少的时候,胆子就格外大些。家里嫌脏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照看从不让养宠物“养了宠物吃饭拉屎撒尿你自己去管,这家有它没你,有你没它。”后不知怎的,我和玩伴们盯上了麻雀,麻雀长相可爱,叽叽喳喳十分活泼,也不啄人,便想捉来养一只当宠物(请不要随意模仿,尊重和保护野生动物)。
传统捕麻雀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陷阱来捕捉。这些陷阱通常是一个小笼子或竹编筐,内部设置有诱饵,诱使麻雀进入并无法逃脱。我们却不用借助任何工具,全靠双手捕获,麻雀的巢穴多建于人类的房檐处,如屋檐、墙洞。其材质包括树枝,羽毛、动物毛发、绒毛、干草等。在墙洞处用手直接掏或者用细树枝挑卷质地柔软的巢穴,而这并非轻而易举,还需要技巧和胆量。对于挑卷的手法我总是不得门道,又害怕细小黑暗的洞穴中藏着未知的危险,说不定里面盘踞着刚刚饱餐完小鸟一家的蛇正准备咬向你的手。爱玩小鸟养小鸟的女孩不多,因此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女孩儿,我是那个在旁边等待小伙伴分享战果的角色。
老人们说“爱玩家巴雀(麻雀的方言)的女孩,长大腌制不出好的咸菜。”至今我还在好奇,这其中有什么必然关系或者联系。我便猜测大概是为了让女孩子更加文静和不去顽皮捣蛋所创造的谎话。
我的第一只鸟是朋友送我的,刚出壳的雏鸟,小鸟眼睛还未睁开,喙黄黄的,通体呈淡粉色软软的没有一根绒毛。朋友说他是趁大鸟不在去觅食的空,在墙洞里发现的,怕雏鸟不适应活不下去就连带着干草窝也给取出来了。似乎还不知道自己是在怎样的处境,小鸟伸着脖子仰着头张大嘴巴乞食。知道小鸟爱吃虫子,但不知道要去哪里找,高年级的同学告诉我“你可以给它喂嚼碎的干脆面再喂点水就能存活。”固定2元的早餐钱能够吃一碗刀削面,可是在后来的那段时间里变成每天吃两包干脆面。我把它放在一个铁盒里,里面放了卫生纸和它的巢,就这样养在了我的书桌里。以至于那段时间老师进教室都会虚掩着鼻子开窗通风“你们班怎么一股怪味儿?”我以为周末两天它可以坚持等我返校回来看它,没想到它仅存活了一周,是我的粗心大意愚蠢和自以为是害了它。我再也不养小鸟了。
第二只鸟是一只大的麻雀,我忘了它的由来,只记得把它放在奶箱子里用细线拴着它的爪子,它似乎受伤了飞不动也飞不起来,我想抓它的时候它只是扑棱着翅膀扭着头不攻击我但躲着我。目光很凶很讨厌我,久而久之我不敢去招惹它,也不放了它。每日放学回来看看它,给它放的小米和水它没有食用我也没有再添,便跑出去疯玩了,某日放学的下午它不再动弹,全身硬硬的,我很后悔很害怕也很难过,将把它包裹起来,在屋后挖了个洞埋了进去“小鸟小鸟,下辈子别再遇见我了”。
这次真的是最后一次养鸟了,第三只鸟也是一只大的麻雀,它会飞却因为意外飞进家里被抓住。我没有放它走,以同样的方式将它束缚,它很亲人很活泼,晚上睡觉前听到它爪子划动硬纸板或扑棱的声音我会很开心很安心。我没有带它晒晒太阳出去吹吹风整日在家里放着,偶尔想起它的时候会逗逗它。像往常的某个普通的下午,我看着电视机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或许善心大发想起了第二只鸟。不如将它放走吧,我端着盒子来到院落,它突然变得很活泼,扇动羽翼想要飞走,我用剪刀剪断束缚它的细线,可是没等处理好绑在它爪子上的那圈线,它就迫不及待飞走了。那是我看到过少有的令我震撼的画面—它刚飞走的一瞬间不知道从何处飞来一大群麻雀,结伴而行。尽情飞吧!它不是我的小鸟,它本就是山间自由自在的小精灵,此刻我感到无比轻松畅快
我真的再也不养小鸟了。
那时还没有学过《麻雀》这篇文章,不知道小小的身体里也会隐藏着爱和巨大的能量,只当是作者为了表达“母爱”刻意夸大渲染。邻居阿姨喊我去她家玩“捉到了一只从屋檐处掉落的小麻雀,用细线系了它的爪子,正拴在院子里呢,小孙孙喜欢的不得了。”我跑过去看,小麻雀叽叽喳喳正朝着一侧不停扇动翅膀,想要挣脱细线的束缚。我朝房檐处看去惊喜大喊“诶,上面有只大麻雀。”阿姨好像见怪不怪头也不抬在院子里择着豆角“那只鸟啊,大概是这只小鸟的妈妈吧,都在那儿叫了两天了。”
我不能讲道理站在道德的角度让他们放了小鸟,但麻雀确实让我对它以及其他物种多了敬畏之心。
现在见到的麻雀不似从前那般多了,也不似从前那般亲人,可是现在偶尔还会遇到一两只跳着走路的麻雀我还是会像从前一样逗旁边的人“这鸟一看就不会飞,你去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