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好好为了面子,自然是不肯带宁宁一起去的。
宁宁毕竟道行不深,还要留下照顾娘子饮食,她这样对自己说着,即便心中忐忑,仍是按照告示上写明的地方,独自一人寻过去了。
地方在京城东边,如意坊内,进去后左手边数到第三户人家便是。
好好行至门前,抬头一看,漆黑大门上挂着牌匾,上面龙飞凤舞的写着两个鎏金大字“刘府”。
在比照一下手里的告示,应该就是这里没错了。
门房上的小子听得外面有人一边叩门,一边大声叫着:“请问是这是府上贴的告示吗?”
听声音是个年轻女子。
他觉得奇怪,开门一看,门前站着的竟然是个极娇媚的女娘,手里正拿着一张揭下来的告示,笑眯眯的说:“烦请问一问,府上可在招人驱鬼?”
胡好好等了一会儿,门上的小子请来了管家,验过她手里的告示,对她拱手一礼,道:“请问娘子有何神通?”
神通?
胡好好愣了一愣,道:“我会驱鬼。”
管家迟疑片刻,这女娘既年轻貌美,看着又弱不禁风,一副娇滴滴的模样,实在不像能降妖除魔的样子。
可人既然上门来了,不叫人进去也说不过去。
这样想着,他便请胡好好进去,道:“我们府上的邪物已经闹了好些天了,也请了有德的高僧,有修为的道长前来看过,皆束手无策。”
说着他又打量几眼胡好好,道:“娘子不知师从哪里,又有哪些神通呢?”
胡好好心知对方轻视自己是个年轻女娘,并不相信她的本事。
她眼睛一转,手从袖中抽出什么东西,往空中一扬。
管家只觉得眼前一花,待他定睛看了,竟然凭空出现两个童子,一人着红,一人着白,红衣持剑,白衣持刀,两人一同对着胡好好拱手行礼,齐声道:“娘子!”
胡好好看着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道:“我这两个童子武艺高强,且刀枪不入,区区小鬼,手到擒来。”
说罢手一挥,两个童子又骤然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管家惊得后退几步,连声赞道:“娘子好手段!好神通!”
他请胡好好进花厅坐了,吩咐人上茶,对胡好好一欠身,“我去请主人过来,还请娘子稍候。”
没等多久,一位夫人就带着几个侍女,匆匆忙忙的来了。
她先与胡好好见礼,又请她坐,吩咐换了新茶来,见胡好好面前案几上的点心少了几块,忙叫侍女再拿新鲜点心上来,好一通忙乱。
好不容易坐下,夫人才开口问道:“请问娘子怎么称呼?”
“我姓胡,夫人叫我胡娘子就好。”
“听管家说胡娘子是有真本事的人,妾心中十分欣喜,”夫人说着,抬手抹了抹眼角的泪光,“出事的是妾身幼子,不知怎么中了邪,想了许多办法都无济于事,妾身心急如焚。”
“夫人莫慌,先跟我说说小郎君是怎么中邪的。”
“此事说来难以启齿,还请胡娘子日后不要外传。”夫人用帕子按住一边嘴角,垂着眼睛,低声把事情经过讲述了一遍。
原来这家的小郎君今年才十三岁,父亲为朝中大员,家资富饶,加之年纪还小,便请了先生在家里读书。
小郎君自幼聪慧,读书也勤勉,不上课的时候,常常独自一人去花园子里的暖阁里温习课业。
只是不知怎么的,他读书读得越来越晚,后来甚至就住在暖阁中不愿回来,夫人不放心,自己去看他,发现他竟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还自言自语,仿佛是在跟什么人说话一般。
但暖阁中除了他并没有别人。
夫人大惊失色,吩咐人将他拉出来,可一个看不住,他又跑到暖阁里,还是一样神神叨叨。
后来夫人下令把他关在房中,让人严加看守,可他总是能寻到机会溜走,回到暖阁中去。
日复一日,小郎君变得消瘦,神色恹恹,不爱说话也不爱吃饭,只有在暖阁中,才会神采奕奕,时而高谈阔论,时而细语悄声,神态话语间情意绵绵。
有下人偷偷来报,说有时会在暖阁中看到一个妙龄女子的背影,与小郎君如影随形,谈笑间亲密无间,小郎君一定是被这来历不明的女子迷惑。
刘夫人立即去请了好些和尚道士来驱邪,却无甚效果,后来走投无路,甚至都去请了神婆巫医,还是无人能驱走这个女子。
无奈之下,只得在城门前张榜,只求能有高人伸手,救他家小郎君一命。
说到伤心处,刘夫人泪如雨下,手中的帕子都湿透了。
“妾身只有两个儿子,大儿外放远在剑州,十来年都不得回来,身边唯一个幼子承欢膝下,如果他有个三长两短,可不是要了妾身的命了。”
说罢她执起胡好好双手,恳切哀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