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苦笑一声:“解缙、夏原吉那帮人,真是高手!煦儿上了他们的当!不过话说回来,还是他自己行得不端,走得不正!罢了,常歌,你退下吧。”
常歌拱手:“臣告退。”
这场官银调包案成了一个契机,一个逼着永乐帝定下太子人选的契机!
常歌走后,永乐帝迟迟没让内阁的人回到文渊阁。他在文渊阁里想了很多。
一个王朝的威胁,从来都是两面。一面是外部威胁,一面是内部威胁。
外部的威胁,无非是北方的蒙人。朕在位期间,把蒙人彻底打服也就是了。
那内部的威胁呢?
以老二的脑筋,根本玩不过朝堂里的那群老麻雀!
炽儿则不同。他除了长得有些丢朱明皇族的门面,脑袋还是灵光的!他有时候爱装糊涂,其实是大智若愚。
他一定对付得了朝堂里的那些老麻雀们。
不知不觉中,储君之争的天平正在向着皇长子朱高炽倾斜。
永乐帝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吩咐郑和:“去,把解缙单独叫进来。”
不多时,内阁首辅解缙来到了文渊阁中。
永乐帝道:“解缙,你是内
阁的首揆。朕的智囊之首。你对于朕,就好比是李善长、刘伯温对于太祖爷。
立储之事,已经朝堂里现在分成了两派。已经明争暗斗接近大半年了。朕还从未跟你正式的谈过这件事。
现在,你告诉朕,你认为皇长子和二皇子,谁更适合当太子?”
解缙先是学着姚广孝说起了推诿之词:“册立太子乃是朱明皇族的家事。做臣子的不好多言。”
永乐帝怒道:“放屁!你好的都快跟皇长子穿一条裤子了。以为朕不知道?朕的家事,你早就掺和进来了!”
解缙连忙跪倒,他没有否认,只是磕了个头,说:“臣知罪。”
永乐帝道:“算了,皇长子是朕的亲骨肉。你效忠于皇长子就是效忠于朕。朕不追究你。
朕换个问题问你,在你眼中,为何皇长子比二皇子更适合当大明的储君?”
解缙思索良久,始终没有开口。
永乐帝发出一声龙啸:“说!”
解缙灵光一现,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这是被载入史册,大书特书的三个字!直接决定了太子位的归属!
朝中重臣皆知,皇长孙朱瞻基年龄虽小,却聪明伶俐。深得永乐帝和徐皇后的宠爱。
如果解
缙说什么皇长子仁慈,皇长子善于理政之类的话,那些都是老生常谈,根本打动不了永乐帝。
好圣孙这三个字,言外之意就是:皇上啊。您立了太子,那太子的儿子将来是有可能当皇帝的!皇长孙朱瞻基天资聪颖,几十年后若能继承大统,有利于江山社稷,有利于朱明皇族万世一系!
所以,就算看在您大孙子的份儿上,您也该立皇长子为储君!
精妙的理由!绝佳的理由!
解缙不愧是永乐帝的首席智囊!
永乐帝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望着解缙,他心中暗道:是啊,朕怎么把大孙子的事给忘了!朕这个大孙子透着一股钟灵毓秀的机灵劲。将来是一定有大作为的。
如果朕将太子位给了老二,那朕的大孙子,今后撑死也就能当个藩王!绝无可能登上皇位。
永乐帝在心中做出了自己的决断!
不过他嘴上没有明确表达态度,只是说:“嗯,朕知道了。解缙,把那六个阁员都叫进来吧。咱们继续讨论地方政务。”
三日后的夜里,永乐帝让郑和去宫外的汉王府宣旨,让老二朱高煦入坤宁宫,陪永乐帝、徐皇后用膳。
朱高煦问郑和:“郑公公,我大哥、三弟也去嘛
?”
郑和微微摇头:“皇上只宣了汉王您进坤宁宫陪同用膳。并没有宣皇长子和三皇子。”
朱高煦心花怒放:哈!看来父皇、母后还是更看重我!
他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坤宁宫。可是,见到永乐帝和徐皇后之后,他发现永乐帝面色铁青。徐皇后也神情凝重。
朱高煦跪倒在地:“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永乐帝怒道:“安什么安?你这个逆子都快把朕给活活气死了!还安呢!”
朱高煦小心翼翼的问:“父皇,儿臣怎么气您了。”
永乐帝站起身,直接走到朱高煦的面前,狠狠踹了他一脚:“卖官鬻爵!拿着朝廷名器当你发财的工具。这事儿有没有?”
朱高煦抬起头:“父皇,这事儿是常歌禀报您的吧?他污蔑儿臣!儿臣早就发现,他跟大哥走得近。”
永乐帝一愣:“你怎么知道是常歌禀报朕的?呵,说漏嘴了吧?是不是纪纲跟你说的?纪纲也暗中投靠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