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升经历过靖难之役,从一个小小百户一路升为安远侯。今天这个位置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他的性格中有着骄狂的弱点。
在到达鲁中后,柳升三战三捷。几股红白军遇到平叛大军一触即溃。这倒不是唐赛儿的什么诱敌之计。实在是因为红白军的实力不济。他们号称六万人。实际有战斗力的青壮不过七千而已。其余都是饥民凑数,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
上次红白军击败山东官府派来镇压的三千官军,已属侥幸。而且是拿人头堆出来的胜利。
平叛大军三仗便俘获了整整一万五千名红白军。
监军常歌跟柳升、常世勋视察俘虏。
负责看押俘虏的柳升亲信,副将刘忠凑了过来:“大帅。什么时候斩首这些乱匪啊?弟兄们可都盼着呢!”
大明军功,以斩首数为领取赏银的凭证。在将士们眼里,那一万五千俘虏肩膀上扛的不是脑袋,而是一万五千枚闪着银光的元宝。
斩首数与赏银挂钩的制度,有利有弊。明末大规模的杀良冒功就是这个制度导致的。
常歌听不下去了。他指了指坐在地上的所谓“红白军”:“刘副将,你自己看看。全是老人、孩子还有饿的面黄肌瘦的饥民。他
们是乱匪嘛?只不过是一群被官府压迫过甚,过不下去的普通百姓罢了!把六个首领斩首也就罢了。其余人让他们各自回家务农吧!”
刘忠一脸失望的表情。碍于常歌的资历,他又不好多说什么。
柳升很给常歌面子:“既然锦安侯这么说了。那就没收他们的兵刃,把他们放掉吧。”
常歌站在高处,对一众百姓高声喊道:“皇上知道,你们被唐赛儿蛊惑事出有因。是山东各级官员对你们压迫过甚!皇上已经下旨,杀了山东的布政使、按察使、都司,还有你们所在府、县的知府、县令!新任的山东布政使,已经开始调拨粮米,分发给各县抚恤饥民,复耕复产!你们与其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当什么红白军。不如回家去,领拨发的粮米、种子。我锦安侯常歌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安分守己,朝廷以后一定会善待你们的!”
柳升在一旁帮腔:“如有执迷不悟,不肯回乡做顺民,或重新投靠唐赛儿的,再被我抓到,一律杀无赦!”
一边是死,一边是恢复自由回乡务农。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
一个中年汉子站起身。他的穿着与普通俘虏不同。穿的是一身戏袍。
红白军是农民军,
没有像样的军衣。一众头目,都是穿从戏班子里弄来的戏袍。
中年汉子拱手:“多谢侯爷不杀之恩。我们愿意归乡务农,做朝廷的顺民。”
常歌却压低声音,对柳升说:“这汉子一定要杀掉。”
柳升不解:“不是说以抚为主么?”
常歌道:“看这人谈吐不凡,又穿着戏袍,想来一定是红白军中的大头目。百姓要放,可要提防这种头目蛊惑他们再次加入红白军。故此人必杀之。再说了,总要杀几个头目给朝廷交差。”
柳升点点头,吩咐了刘忠几句。
俘虏营的营门大开。百姓们排着长队离开。唯独那中年汉子被扣了下来。
士兵将中年汉子押到了常歌面前。
常歌道:“你在红白军中当得什么官职?”
中年汉子实话实说:“我是左路军大元帅高七。愿意归顺朝廷。常听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说‘水浒’。梁山好汉归顺朝廷,宋江封了个楚州安抚使。我不贪。封我个县令我就知足了。”
《水浒》虽是禁书。但因为故事引人入胜,在民间流传甚广。当年若不是常歌没遵洪武帝旨意烧掉施耐庵的全部手稿备份,也不能流传于世。
高七是屎壳郎跳粪坑,找屎(死)呢。
常歌
诓骗高七:“宋江封楚州安抚使,是在为大宋朝廷立功后。你也得立个功,我才好封你官儿做。”
高七道:“敢问侯爷,我怎么才能立功?”
常歌命人取出一张鲁中地图:“指出来,唐赛儿的主力在哪里,有多少人马。”
高七不认识地图,有些为难的说:“我指不出来。不过唐佛姑,哦不,唐赛儿的主力在石棚寨。一共有七千人。红白军号称六万。真正有正经兵器,能打的也就这七千人。”
常歌站起身:“好!我代表朝廷封你当个县令。一会儿就来给你送官服。”
常歌出了帐篷,对手下一个亲兵百户做了个割喉的手势。百户提着刀,领着两个士兵就进了帐篷。片刻后帐篷内传出高七的惨叫声。
常歌找到柳升:“安远侯。刚才那头目招供了。唐赛儿的主力在石棚寨。有七千人。”
柳升连忙来到地图前,用手一指:“在这里。好!咱们这就发兵石棚寨。”
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在七天后包围了石棚寨,直接围成了铁桶一般。